2025年2月20日下午,上海建桥学院在图书馆M612会议室召开《俊雅人才培养计划》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赵雷洪主持,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公室及商学院、机电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会议围绕《俊雅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优化培养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为学校打造“精品课程、精品专业”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推进建桥教育品牌建设。

聚焦顶层设计:构建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会议伊始,教务处系统介绍了《俊雅人才培养计划》的框架与实施细则。该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涵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和“启航人才班”(简称“启航班”)两大培养模式。其中,“试点班”聚焦产教融合与科教协同,贯穿学生四年本科教育,通过独立编班、个性化培养方案及校企合作机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航班”则面向大三、大四学生,通过强化课程、国际交流与升学辅导,助力学生实现学历提升与国际化发展。
俊雅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需依托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并配套专项经费支持,涵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科竞赛等领域。同时,学校将建立动态评估制度,定期考核班级运行成效,确保资源精准投放与人才培养质量。
凝聚共识:多部门协同推进计划落地
赵雷洪副校长结合兄弟院校经验,提出多项创新性建议。他主张“试点班”首任班主任可由学院副书记兼任,以强化班级管理效能;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求构建“跨学科通识课程+特色专业课程”双轨体系——通识教育贯穿四年培养周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课程则需融入科研训练模块,重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教务处处长进一步补充,计划实施需紧密围绕学校办学使命,通过“试点班”与“启航班”的协同推进,提升学生升学率与社会竞争力,同时为学校积累优质校友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力。他要求招生办公室制定专项宣传方案,突出两大班级的培养优势,吸引优质生源报考;二级学院则需优化课程设计,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形成可复制的教学经验。

倾听基层声音:二级学院建言献策
商学院、机电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现有“试点班”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多项建议。他们希望学校能在评奖评优、入党入团等方面给予“试点班”学生政策倾斜,同时增设专业导师,形成“班主任+导师”双轨指导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术与专业能力。此外,各学院还建议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
对此,招生办公室和学生处的相关负责人分别表态,承诺将全力支持《俊雅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招生办公室表示将在以后的招生工作中制定专项宣传方案,提升招生阶段计划的吸引力以及学校在上海市的招生竞争力;学生处则表示将协调资源保障“试点班”的运行,并优化学生管理与服务机制,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锚定目标:打造人才培养品牌
会议明确了“俊雅人才培养计划“的三大预期目标:一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升学率,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二是通过招生宣传与校内推广,扩大计划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赵雷洪副校长在总结中强调,学校将以“精品课程、精品专业”为核心目标,全面构建贯通四年的通识教育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创新性。通识课程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跨越学科界限,构建贯穿大学四年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识课程侧重于给学生以广泛的学术视野、多学科的思维方法、文理交融的文化影响,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识课程由二级学院、教育学院负责实施。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整合能力等。各专业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各类卓越人才模块课程,对学生开展相应的科研训练,以供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选择。

展望未来:以实干擦亮建桥名片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上海建桥学院俊雅人才培养计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培养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学校将进一步凸显“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的办学使命,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足球彩票卓越人才。未来,建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精品化、国际化、特色化”为方向,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品牌,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建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