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综改文件】上海建桥学院2018年深化综合改革工作要点

2018-03-21567


  

2018年,学校综合改革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依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等文件要求,坚持“质量核心,教学中心,教师主体,学生本位”,全面聚焦重点,主抓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绩效优先,深化现代大学建设;引进培养共举,加快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调优结构凝练特色,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精准引导优化服务,推进学生管理精细化。2018年综合改革将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重点任务一:管理效能提升 —— 问题导向,绩效优先

1.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按照“划分事权,配置财权,目标导向,绩效优先”的思路,对二级学院的地位再定位,对校院之间的权责再界定,对绩效考核的办法再优化。进一步增强自主发展意识,使学校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能够较为独立地管理、监督、协调教学科研活动;规范权力运行程序,调整学校与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处理好集中和分散、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规划、指导、监督、服务的作用;资源配置强调问题导向,产出绩效优先,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产出绩效为导向的二级学院资源配置模式,与二级管理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机制。完善以党政联席会议为基础的二级学院内部治理。

2.提升政府扶持资金执行绩效。制定政府扶持资金绩效考核程序和制度。一是加强立项管理。政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与学校发展规划和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相匹配,重点扶持优势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对可能存在的偏差要有预案。三是建立督查机制,成立政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督查小组,定期开展项目执行督查。

3.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在第一轮大部制改革过渡方案的基础上,学校层面要明确部门职责边界,进一步优化结构;各部门要科学拟订内部管理架构、人员配置、人员分工、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等。全面梳理非常设机构与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对机构运行效率的评估。

4.全面执行质量保障机制。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抓好《上海建桥学院章程》落实,推进依法治校,提升治理能力。将ISO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基础性、引领性、前瞻性的工作。根据学校内审、管审、外审的结果进一步修订学校管理体系文件,提高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强化文件执行,每一个工作流程都要按照质量标准确定的流程、程序运作。久久为功,确保“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严格管理”的质量方针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中都得到体现和落实。

5.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管理服务升级,继续做好督查督办、资产管理、视频会议、就业及毕业生趋势分析平台、学生重修、产学合作管理、教材管理等系统开发,搭建师生自助服务平台,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24小时”自助服务。继续推动BB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加快搭建“教师档”,优化“学生档”,完成校内统一支付APP平台上线工作;做好内网信息文档分类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二级单位网站的优化改版,以评促建,以开展优秀网站评比为契机提升二级单位网站效果。

重点任务二:师资队伍建设 —— 加强引进,重在培养

6.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在优化专兼职比例、专任教师结构比例的前提下,有计划持续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教师,以适应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急需。合理配置学校人力资源,优化和调整结构。按照课程学时情况,对教学紧缺专业、紧缺课程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情况,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状况。

7.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具有民办特点的优秀教师培养机制,推进硕士、博士学位提升计划;关心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试行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试行学术假制度和建立在读博士学术支持基金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建立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常态化,着力组织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教学研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推进中青年教职工贡献激励和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学校奖励制度,理顺薪酬体系。

8.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五年计划、实施方案与考核制度。开展年度认证,各学院首批通过认证教师占比达到20%。实施校内职称及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审。进行校内职称及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审试点。制订条例,完成首次评审试点。在国家专业技术职务正常晋升评审的同时,启动校内高级岗位聘任工作。

重点任务三:学科专业建设 —— 调优结构,凝练特色

9.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现有专业情况,申报4-5个新专业,加强现有专业的评估工作,完成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和评审方案。启动新一批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开展新一轮专业达标评估和中外合作专业方向办学质量评估。重点做好薄弱专业建设与整改。制订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验收指标。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做好第三批校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

10.开展课程团队建设。以专业群为基础,培育和打造2-3个特色课程团队,集体备课,互相帮扶,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深入推进能力本位成果导向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能力与课程对应矩阵图和各项能力达成度检测方案制订。开展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的培训。开展至少1次课程对应矩阵图的培训,并制作培训视频。教材建设3年规划(分不同类型课程,如通识课、实践课、专业课等)。启动第一批校本教材建设。完成通识课程改革方案。开展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课、思政类课程的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推进国际化进程,推动双语课程建设。

1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为契机,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路径。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校本特色德育,使雷锋精神深入全校师生内心,外化于行动,形成全校践行雷锋精神的良好格局。加强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12.加强专业硕士学位点内涵建设。以学校纳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规划建设单位为契机,按上级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和国际商务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同时继续做好申报准备工作。进一步形成和强化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加强博士学位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导师队伍、骨干教师培养;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开展横向研究合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基础条件建设。

13.推进产教融合重大内涵项目建设。拓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基地及“产学研”基地建设,每个学院落实产学研专责领导(学院领导兼任)和秘书(教师兼任)。编写产学研手册(本校用)重点抓好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力争2-3项新重大校企合作项目启动运行。扎实做好教育部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先进制造2025”项目启动运行。

重点任务四:学生管理精细化 —— 精准引导,优化服务

14.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强化学风的制度化建设。出台学风建设相关文件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的讲座、竞赛活动,激发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推进专业课教学助理常态化制度化,探索制定专业课教学助理申请、管理、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每月有安排,各院有特色。抓考风、考试作弊比例有明显下降。挂科率降低、考研通过人数上升、英语四级通过率提高、宿舍违纪率下降、科技社团数增加、参与人数增加。

15.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规划整合性创新创业课程或项目;深化课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建设;理顺创新创业学院运行机制,明确权责分工。出台激励双创教育发展的管理办法。深化课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学生创业服务网站。制定校内外创业导师聘任办法。100%实验实训室对创新活动开放,所有数据按时录入系统。创新创业社团活动覆盖全部专业。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引导培育一批品牌学术型社团,实现学术型社团专业全覆盖。

16.建立学生学习生活的全程关怀制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心理健康服务学生知晓率100%。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团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覆盖。三级防控网络中,学生骨干培训考核通过率95%,教师考核通过率100%。三位一体全员关怀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辅导员、辅导员助理的培训体系建设。专业导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学生学习档使用及特殊学生的指导关怀。深化四年全覆盖的职业生涯指导体系。推进职业指导前移,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校友等普及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覆盖全部专业。各学院至少建设1个职业发展工作室且有建设方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