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校长工作报告(朱瑞庭)

2024-05-08137

立足长远  谋定而动  起而行之  勇毅前行

为建设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团结奋斗

——在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202458日)

朱瑞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是回顾和总结学校2023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二是梳理学校存在的问题,三是介绍2024年重点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重要建设之年。过去一年,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深入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以“卓越建桥计划”为抓手,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一体推进卓越党建、卓越育人、卓越服务水平。在全体建桥人的共同努力下,守正创新,众志成城,学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事业稳中有进。

(一)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质效齐升

1.党建名片更加鲜亮凸显。全国党建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持续深化,以29个创建项目为纽带,连续举办9期学术沙龙,以党建项目为平台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党建人才工作队伍。发起“民办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联席会议”,并承担秘书处工作。完成了受思政司委托承担的重点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报送研究报告2篇,工作专报4篇。获批建设“上海民办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研究基地”,并列为2024年民创A类项目。信息技术学院第三党支部被确立为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外国语学院党委党员活动室获批第三批上海民办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

2.思政育人阵地坚强有力。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高效走深走实。大力推进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获批“上海市民办高校数字马院建设”项目,完成上海民办高校数字马院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国政馆改造升级,依托“三馆”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举办“弘扬雷锋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主题活动。

3.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修订完善《教材管理办法》,明确了院校二级教材审核委员会的职责,重新编制了《教材选用审核表》,加强对教材建设的政治把关。制定《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管理办法》,强化讲座报告论坛活动管理。出台《上海建桥学院涉外活动管理办法》,加强涉外活动管理。完善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研判和联合处置机制。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4.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推进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启航人才班”,开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考、新探索、新作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修订八项核心素养,并以新“八项核心素养”为核心评价内容,积极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增值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案,引导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2022级、202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出台《上海建桥学院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开展“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申报工作,以培养本科生拔尖人才为目标,打造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蓄水池。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立项5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5.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制定了《上海建桥学院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2023-2025)》,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变革需求相契合、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主动适应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设立“宝玉石鉴定与营销”等12个微专业。广告学专业成功通过新文科专业认证,成为民办高校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专业。24门课程获2023年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立项。8门课程入选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项目获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立项。《乐理与声乐》课程入选2023学年度“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3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6.“三全育人”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扎实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努力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打造“三全育人”工作合力。持续推进“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修订《专业导师工作管理办法》,强化专业导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引导。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美育、劳育、体育培养,强化学风建设和价值观引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本科生助学成才服务对象资助全覆盖。强化以就业育人为核心的生涯教育与就业引导。

7.校地校企合作稳步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入选第二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积极参与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成立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深化企业合作,2023年签订校企合作项目46个,与上海易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建桥易盟现代服务产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培养创新模式。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共建“上海国际培训中心援外项目实训基地”。与七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机构签署协议,在校内设立十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站点,携手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评价。推进与中新宽维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临港大学生跨境电商人才实训基地”。

8.创新创业教育成绩喜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生态。在多项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好成绩,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25项。获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市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美赛M1项,S3项。2023年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创学校历史新高。

9.科研能力水平不断增强2023年科研立项51项,立项金额501.48万元,较去年增长2.5%全校教职工年内发表高质量论文146篇,其中核心期刊55篇,出版专著11部,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3项。2023年与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10人,尚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校生29名,我校教师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共17人。

10.招生就业工作再创佳绩。科学编制招生计划,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探索多渠道招生宣传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进行”的全方位招生宣传新模式,成功举办2023年上海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全年招生总计划为7815人(含春招、专升本),实际录取总数7785人,总体报到率为94.83%,报到率创历史新高。扩源引岗,打出就业服务组合拳,学生就业率继续保持高位稳定。2023届毕业就业率达99.14%,获得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荣誉,是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

(三)强化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11.人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委员会,制定《足球彩票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出台《上海建桥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细则(试行)》,分类分层建立职称评聘标准。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明确认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2023年,全校骨干教师申报130人,最终认定70人,其中9人为破格。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为各二级单位选配助理,健全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举办干部培训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监督常态化,出台《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师德师风三级监督机制和多群体监督体系。制定《教师师德违规行为通报办法》,守牢师德底线。

12.师资队伍持续扩容提质。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延揽和引育力度。自20236月至20244月,招聘专任教师135人,A类人员占比51.1%2023年申请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45人。新聘客座教授、校企合作特聘教授和副教授8人。2023年共派出8名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充分利用好市教委教师发展工程项目、民办高校强师工程项目,提升教师素养。2023年共派出教师参加国内访学项目1人,强师工程73人。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竞赛,22名教师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获2023年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二等奖,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五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上海市一等奖2项。

(四)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服务地方能力持续提升

13.办学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积极拓展国(境)外合作伙伴学校,与韩国明知大学、美国伍德伯里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分别续签校级友好合作意向书,与台湾敏实科技大学、台湾弘光科技大学新签校级友好合作意向书,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修订衔接协议。2023年共派出项目学生138名,赴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攻读硕士111名。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科技和人文交流,承接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代表团来访以及“柬埔寨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研修班”、“冈比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研修班”等商务部援外项目大型接待活动。

14.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规范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有序组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考工作。拓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2023年,共完成职业鉴定证书考前培训、四级冲刺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155961学时。服务临港地方发展,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为临港地区青少年儿童提供科创类课程,累计参与学生超过450人次。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面向全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7135场,共招募2.4万人次,服务人数多达26万余人。125名“小叶子”以实际行动争做先锋,获“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主办、承办南汇新城镇篮球赛等多项公共体育赛事。

(五)加强基础资源保障支持,师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15.校园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成上海市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申报工作。财务管理全面提升,深化预算改革,编制《重大财务事项管理办法》《退费管理办法》,修订《财务报销管理办法》,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进校园数据治理与数据共享,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修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通用物资配置管理办法》。完成物资申购系统3.0版升级。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开展公共区域节水改造工作,组织成立能源管理办公室,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完成能源管理监测平台开发。

16.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出台《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服务的学生满意度行动方案》,持续加强服务保障供给,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优化自修自习空间,对考试标准化考场进行升级和改造,增设大学英语四级考位,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提供的需求。完成北二食堂及智能化宿舍楼宇全面升级改造,全力打造高标准、新体验、智慧化的用餐、住宿环境。升级快递服务中心,实现快递损坏率0.03%以内,遗失率为0。建立社区“一站式”运维服务机制,助力学生日常生活便捷化。关心教职工生活,继续大幅度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认真做好职工保险投保工作,处理各类教职工医疗保险理赔补贴492人次,资助困难教职工6人次,为109名员工解决租房问题。通过各类举措,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学校发展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学校在砥砺中奋进,在压力下前行,学校奋进征程中各项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广大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奋斗,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学校安全稳定和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各个岗位上为建桥事业发展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学校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是学科专业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品牌特色专业少。人才培养需要提质培优,教育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二是产教融合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没有加以突破,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还不够有效。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构建与学科专业布局相匹配的人才引进、培养、考核、聘任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是面临新的内外环境的急速变化,新的办学风险有所凸显,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校院两级管理亟待深化,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

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破解同样需要树立发展的眼光,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钉钉子”的精神,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予以解决。

三、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攻坚之年。学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及学校“十四五”规划任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为引领,统筹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以“卓越建桥计划”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有效落实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学校治理效能,做实内涵,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实现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主要指标全面达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好党校基本培训试点工作,推动师生党员基本培训全覆盖。精心筹备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高位谋划新时代新征程学校的改革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二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完善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高质量完成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验收工作;三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加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建设,统筹党建和思政教育研究队伍建设。以“上海民办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研究基地”为抓手,加强教师思政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依托红色场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要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和校园稳定防线。加强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风险研判和预警,扎实做好各类风险防范和宣传教育工作;五要构建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二要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布局,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需求,完善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建立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三要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继续推进优质课程建设规划的落实;四要做好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重点关注审核评估要求,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五要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坚持广泛的校企合作和深度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六要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工作。以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探索具有建桥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七要稳步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好中外合作项目。加强港澳台交流,努力拓展国际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搭建多元育人管理平台,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要提升学生思政工作实效。系统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摆在首要位置,打造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品牌;二要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要打造学风建设项目品牌。加强学风建设,常态化开展“一院一品”学风建设特色项目工作,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构建学风品牌活动体系;四要凝聚校友和社会各界力量。发挥校友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校友和社会资源,拓宽基金会筹资渠道。

第四,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德能并重建强教师队伍

一要统筹推进人才引育工作。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持续做好分类培训工作;二要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深化两级管理综合改革,探索推进二级学院人力资源预算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分类评价。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聘期考核制度。

第五,提高科研能力和产出,持续提升科研工作效能

一要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与质量。前瞻谋划科研布局,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探索有组织科研新模式,丰富科研成果结构,实现各类成果的均衡发展;二要加强科研能力和团队建设。探索“有组织科研”的校内科研团队孵化模式,成立校内科研团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提升专利转化运用。保持学校高质量专利评价排名稳中有升。

第六,统筹做好招生宣传与改革,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要统筹做好招生宣传与改革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市场需求,稳步推进招生结构规模调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二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坚持逐级落实就业目标责任制,全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继续保持就业率和签约率高位稳定。

第七,增强内部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一要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做好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充分挖掘数据指标,强优势,补短板,提升学校在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高校中综合评价排名;二要加强信访服务及依法治校。优化信访管理机制,落实落细信访工作责任。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内部治理;三要深化数字赋能教育发展。继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分析和综合利用,深化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四要提升财务及审计管理力度。积极做好财务预算执行、决算、财务收支及审计管理,建立审计问题整改落实跟踪机制;五要推进基建改造和资源配置。稳步推进四期工程及技术节能改造项目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分析评价工作,开展物资配置标准研究和应用;六要持续提升师生服务满意度。落实《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服务的学生满意度行动方案》,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七要提升后勤保卫服务能级。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推动学校后勤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各位代表!前行之路漫漫,外部形势在变、改革重心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全体建桥人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态度,把学校事业发展的“小循环”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突破的“大循环”,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团结依靠各级干部和全体师生,劈波斩浪、排除万难,以开放的心态,长期主义的思维,拥抱变革,顺势而为,以冲锋的姿态,笃行不怠,真抓实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实现新突破、形成新优势。用智慧与勇气引领学校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不断作出属于我们建桥人的新贡献!

谢谢大家!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