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5-04-1438

4月12日,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建桥学院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建桥学院主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处联合承办。本次研讨会的召开,缘于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唐洪森教授主持的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2023年度重点课题“五次反围剿战争革命历史研究”,该课题纳入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建桥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军事历史研究》《地方文化研究》《炎黄春秋》等重要期刊负责人及编辑共50多人与会。本次研讨会由开幕式、主旨发言、会议总结共三部分组成。


 研讨会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赵雷洪教授主持。上海建桥学院校长朱瑞庭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上海建桥学院办学特色,重点突出了学校20年持之以恒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等红色资源场馆,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理想信念,培养爱岗敬业、踏实勤奋、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新时代雷锋式大学生。朱校长指出: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孕育地,初心始发地。因此今天举办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学术研讨会特别具有意义,我们要以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师生进行红色基因和革命历史的宣传教育,让足球彩票的干部、群众和大学生了解熟悉这一段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要把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激励广大的党员、师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赵雷洪副校长主持开幕式

朱瑞庭校长致欢迎辞


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学会会长忻平教授从两方面发表了领导致辞和讲话。一是回顾历史,铭记先辈精神。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经历的曲折与磨难的真实记录,也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深入研究作战历史,弘扬历史智慧。在新时期深入研究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不仅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略决策,更好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的来说,当前学术界对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发掘和出版了很多资料集,还有很拓展空间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教授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专家主旨发言及交流环节,分为上午、下午两场。上午活动由吉林大学《史学集刊》编辑部编辑孙久龙主持。


 吉林大学《史学集刊》编辑部孙久龙编审主持研讨会上半场主题发言


中央军委党史军史工作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姜廷玉《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与中革军委颁发的红星奖章》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1933年和1934年两次颁发红星奖章,是红军时期颁发的最高奖励,从历史背景、授奖对象、数量等级及颁授人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生动展现了红军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的革命精神,深刻阐释了奖章制度在激励战斗意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教授《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研究的几点思考》注重战略态势的严峻残酷剖析战争指导的尖锐复杂凸显作战样式的创新发展聚焦历史经验的价值取向维度剖析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指出第五次失败源于敌强我弱和倾错误,而毛泽东游击战策略是前四次胜利关键。张教授强调,这些宝贵经验对现代国防建设仍具重要启示,应在传承红色军事理论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特点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思想。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田延光教授《中央苏区军事史研究若干体会》主题发言,首先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的创立背景和主要目标进行了介绍,指出苏区军事史是苏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田教授从红研中心立项的苏区军事史研究课题和江西苏区军事史研究及当前的研究趋势方面谈了若干体会:一是注重系统性与创新性的红研中心军事史课题;二是立足地域优势与学术传承江西苏区军事史研究;三是跨学科、多元化、数字化是苏区军事史研究新趋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国云教授作《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军事建设研究》主题报告,重点从革命根据地军事发展历程、军事建设特点及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历史贡献(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为基础)等三个层面,剖析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成就,并高度肯定了方志敏的军事才干。


 

《炎黄春秋》编辑部主任樊燕作《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研究:大历史观与微观史学的对话》主旨发言,以《炎黄春秋》杂志刊发文章为例,指出历史文章研究写作应突破传统学术范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党史军史知识,并以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角色和作用为例,强调历史研究需要多元视角,通过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呈现出立体全景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军事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尹正达就《中央苏区反“围剿”问题研究》主题,全面深入地剖析了当前苏区军事史研究的若干薄弱环节,指出现有研究在国民党战略战术分析、具体战役微观考察、经济基础对战争支撑作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当着力于新史料发掘,通过实证分析和精细研究,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深度发展。


 

半场主题发言由《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刘莉编审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永恒作《苏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主旨发言。他指出当前苏区史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理论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一些作者存在视野的局限;三是中心边缘的偏见一定程度存在;四是国际视野的缺失;五是史料运用方面很多研究过度依赖公开的文献、政府文件、红色中华等报刊杂志,但对于战斗详报、文电及第三方记录的史料应用不够。预测今后苏区史研究在理论、方法、史料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多学科协作、研究议题、意识概念文化等方面将有较大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玲作《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及其启示》主旨发言,从临时中央的“左倾”教条主义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内因、共产国际进攻路线助长了苏区困难、国民党战略战术的新变化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从而得出实事求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出来的历史结论。


 

上饶师范学院教授,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方志敏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刘佩芝就《闽浙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支援——兼谈方志敏研究动态》问题研究,阐释了闽浙赣苏区的战略贡献,指出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和红十军团在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中发挥了战略支点作用,通过军事策应、后勤保障和战略牵制等方式,支援了中央苏区的斗争,掩护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地方文化研究》主编叶桉教授围绕着《建军百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研究的思考》,围绕百年人民军队历史研究的时代之问,深刻阐述从党的建军史中凝练建军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叶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讲话,开拓了从党创建人民军队历史中凝练建军精神的视域。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韩洪泉就《遵义会议与人民军队发展——从历史转折点回望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专题,从理论创新、实践指导、人才培育、精神传承四个维度,全面揭示了遵义会议的深远影响系统论述了遵义会议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中的关键节点,是毛泽东指挥艺术典范的直接起点,是红军高级领导人淬火力量集中升点,也是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砥砺的重要基点。


 

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楚盛男博士以《总论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五大任务》为主题,基于原始档案的挖掘,系统梳理了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战略使命与战术实践重点还原了先遣队高擎抗日大旗的政治动员、破击浙赣铁路的军事行动等关键历史细节,通过微观战术层面的实证分析,生动再现了这段革命历史的真实图景。


 

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唐洪森教授作《共产国际指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役问题研究》主题发言,通过挖掘原始文献和新史料,重新审视了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之间的关系,指出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团与莫斯科总部、上海及瑞金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三角互动关系。该项研究观点突破了传统认知和观念,为重新研究和审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历史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

 

 

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艳华教授作会议总结,首先代表马院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与会并作精彩发言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本次专题学术研讨会举办获得圆满成功,取得了许多成果和达成了很多共识。其主要意义:深化了对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历史的认识;丰富了研究的多维度视角;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强化了红色历史的教育与传承。最后,宋院长对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一是研究视角要足球彩票元,要多学科联动多角度分析多领域呈现,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二是研究方法要足球彩票样,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三是史料来源要更丰富,充分挖掘各类历史档案,不断增强研究的立体性



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史这一主题,回顾历史印记,总结历史经验,发表学术见解,展望未来研究,为中国革命战争史研究特别是五次反围剿战争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贡献。我校将以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契机,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