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我校机电学院学子在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斩获一等奖

以工匠精神铸就品质 以劳模精神激励创新 以智能制造引领未来

2025-03-05117


3月2日,第十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收官之战在上海大学落下帷幕。本届赛事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吸引19所高校的227支队伍同场竞技。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两支参赛队伍表现亮眼,分获新能源车赛道一、二等奖展现了学院在智能制造、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卓越实力。


吴俊杰、梁天生老师指导学生孙旌浩、郝天翔、张浩、王佳盈设计制作的太阳能小车获新能源车赛道一等奖

姜映红、吴俊杰老师指导学生梁佳锜、莫蕊萍、方杰泱、周宇璋设计制作的温差能小车获新能源车赛道二等奖


工匠精神铸就卓越品质,创新驱动引领智能制造

在新能源车赛道中,参赛队伍需根据给定的运行轨迹,设计并制作一辆由凸轮控制转向的传动小车。其中,太阳能小车要求完全由太阳能供电,而温差能小车则需通过酒精灯加热温差片形成温差来供电。这一赛题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还要求他们在电子科学与技术、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机电学院的太阳能小车赛队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理念,成功进入上海市初赛的第8名(前13%),并在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团队成员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从凸轮的设计到太阳能电池板的优化,无不体现着他们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团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更展现了他们在新能源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思维。


劳模精神激励团队协作,多学科融合展现工程实力

本次大赛的难点在于针对地图轨迹设计凸轮,并解决影响小车转向和轨迹的所有因素。这要求参赛队伍在机械设计制造、电子控制、能源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进行深度交叉融合。机电学院的参赛队伍通过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高效的团队协作,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展现了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


 

吴俊杰老师赛前深夜指导


姜映红、吴俊杰指导的梁佳锜团队则以温差能驱动技术斩获二等奖。他们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温差能发电技术,通过酒精灯加热温差片,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驱动小车运行。团队成员在实验过程中,展现了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劳模精神,通过无数次实验和调整,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体现了团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深厚功底,更展现了他们在新能源技术应用中的独特视角。


立德树人,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共育高素质人才

机电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学院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次大赛的优异成绩,正是学院在智能制造、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领域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足球彩票实践创新的平台。同时,学院将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激励学生在工程技术的广阔天地中勇攀高峰,为新时代培养足球彩票具有责任感、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机电学院

审核:奚丽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