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学校全称:上海建桥学院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代码:12799
欢迎
在读学生
教职员工
建桥校友
意向考生
求职应聘
社会公众
图书馆
工作台
EN
足球彩票
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
学校章程
决策机构
领导班子
学校校长
学校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办学沿革
学校大事记
统计公报
所获荣誉
机构设置
教学单位
职能和业务部门
党群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教育
专业硕士联合培养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学术科研
研究机构
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产教融合
国际、港澳台交流
招生就业
全日制本专科招生
非全日制及非学历教育招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业服务
公开事项
信息公开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人物
建桥要闻
院部动态
人物
专题
雷锋在建桥 | 周智明:荣誉该留给年轻人,但奉献没有年龄限制
简介:周智明同志,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2024年度“教职工雷锋奖”获得者。2007年,周智明同志入职建桥,曾担任辅导员、学院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学院党总支书记等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甘为孺子牛,以校为家。踏实肯干是领导们对他的印象,解决学院疑难杂症和极难愁盼的事更是他从未停止的工作,“站好第一班岗把好最后一道关”是他数年不变的情怀。在评奖评优的会议上,总有个身影默默退到角落。“我这把年纪要这些做什么?不如让年轻人带着它评优晋级才紧要。”这种“退让”并非首次。类似的话,艺术设计学院的周智明书记说了很多次。自2007年进入建桥学院,这位拿过省级劳模证书的老教育工作者,从东北黑土地来到黄浦江畔,在机电系辅导员岗位从头开始干起。当学院评优争先时,他总把机会让给年轻教师,自己却常在节假日带头值班,“站好第一班岗,把好最后一道关”。今年党委会上,班子成员集体“逼宫”,要他参评“教职工雷锋奖”,这一次,他没能拗过那些追随他十余年的同事们。“雷锋奖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多年来坚守教育初心、践行服务理念的肯定。不仅仅是我,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教职工。”01五十岁,正当拼
2025-03-27
雷锋在建桥 | 施一煊:做一朵“凡”花,成就一片“繁”花
施一煊,中共党员,教育学院的党建中心秘书处部长,学前教育B21-2班团支书。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奖学金、第三届“谁的青春不奋斗”上海高校学生故事讲演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上海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成果展示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铜奖、2023上海学校共青团微团课交流展示二等奖、 “中国故事大赛 双语中国”2024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中文赛道一等奖、2024“华文奖”全国大学生文旅创作大赛文案创作赛道一等奖、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金奖等称号。“没有一朵花,一开始便是花;也没有任何一朵花,直到最后也仍是花。”她是崇明土布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她正努力让崇明土布让摆脱箱底沉寂的命运,变成永远处于正在生成状态的文明之花。她从受助者变成点灯人,将志愿服务红旗,插到海拔4500多米的雪山之上,把绘本送到西藏错那县孩子皴裂的小手中。她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好榜样,她的学习成绩从班级第一进步到年级第一。这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叫施一煊,获2024年度雷锋金奖。她以平凡之心,书写不凡青春;她以点滴行动,编织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锦绣画卷。非
2025-03-25
雷锋在建桥|戴智明:耕耘教坛 敬业爱生 追求卓越
戴智明作为上海建桥学院2004级第一届毕业生,留校以来,默默耕耘20载,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委员。戴老师坚持“教书以立人,育人以修德,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心”的原则,从课堂教学、学生指导到教学管理,做到立足岗位,兢兢业业,以学生为本,默默付出。其在各方面的优异表现,让他获得校级雷锋奖、清云奖、匠心典范、师德标兵、优秀系主任等多个荣誉称号。党员教师践行雷锋精神,岗位之上树先锋典范刚留校时,戴老师在邵继涛和范新民两位老师身上,深刻领悟到教师无论身处何岗位,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上,他做实验准备工作时严谨细致,不放过丝毫细节,力求完美。课堂上,凭借扎实的实践能力,精准助力学生完成实验,这段经历为他未来的教育工作筑牢根基。2018年,戴老师开始主持计科系管理工作,作为一名管理新人,刚接手便碰到审核评估这一重要任务,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但戴老师没有丝毫退缩,迅速开启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模式。大到系里的整体发展规划,小至教学管理中的细微琐事,他都逐一剖析,深挖每项事务背后的底层逻辑。结合计科系当下的实际需求与长远发展目标,他精准明确了短期攻坚任务与长
2025-03-14
雷锋在建桥|王培雨:用爱织就温暖,用行镌刻担当
凌晨1点23分,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的走廊早已沉寂,唯有一盏灯倔强地亮着。王培雨伏在案前,电脑屏幕的微光映着她眼下的淡青。突然,手机震动划破寂静——“老师,你今晚值班吗?我想找你聊聊”她疲惫的目光瞬间凝聚,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出:“我在,随时可以。”这是她四年来回复的第n条深夜短信。作为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的辅导员,她的微信从不设置免打扰模式,“永不关机”不仅是职业习惯,更是刻进骨子里的责任。自2020年入校以来,她带班2019级护理学、2020级护理学、2021级护理学专升本、2022级健康服务与管理、2023级护理学5个年级,连续4年带班新生班级,2022年更是同时带班新生与毕业班级。带班早晚自习约500天,与学生谈心谈话约3000余次,她用行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2020年8月,王培雨入职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彼时的学院如同未完工的拼图,她一人挑起9项职责:辅导员、党总支组织委员、心理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奖助负责人、TA学习支持中心负责老师、就业指导、党建中心指导老师、留学生公寓住楼辅导员负责人……“我的父亲是伤残退
2025-03-14
雷锋在建桥 | 蒋成凤:在三尺讲台上播种雷锋精神的“火种”
蒋成凤:女,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主席,《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曾获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赛三等奖,上海建桥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学奖、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初春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上海建桥学院二教110教室,商学院会计B23-3班和4班的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讲台上蒋成凤老师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同学们,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历史的总结,更是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重要指南。” 蒋老师的神情温和而专注,温柔的语言传递着一种信念: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启迪。今年45岁的她,已扎根教育一线18年,并荣获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金奖”。当被问及荣誉时,她摆摆手笑道:“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思政教师,只想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坐得住、听得懂、受启发’。”从“知心姐姐”到“思想领航员”:18年教育情怀的坚守 自2007年进入学校初任辅导员以来,蒋成凤老师就像大姐姐一样关爱每一位学生。新生刚入学,她便主动找学生谈心,耐心倾听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忧,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学生们在学习上遭遇难题时,她及时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生活
2025-03-13
雷锋在建桥 | 徐光硕:教育者的勋章别在学生心上
徐光硕:中共党员,商学院办公室主任兼学院党委宣传委员。入职建桥以来历任思政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建中心指导老师等职。曾获“上海建桥学院优秀社区工作者” “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等称号。清晨的阳光洒进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的办公室,徐光硕正伏案整理着新学期的工作表。桌角的绿萝郁郁葱葱,桌上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父亲穿着旧衬衫站在乡村讲台上的模样。“父亲用40余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他笑着说道。今年36岁的徐光硕,刚刚荣获“雷锋金奖”,他说更愿称自己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从乡村讲台到大学校园:父亲的接力棒交给了我 “记得小时候,父亲背的提包里总是装满学生交的作业本,他说‘每个字都是孩子们的未来’。”徐光硕的眼里闪着亮光。2016年,当乡村教师父亲退休那年,他带着父亲的叮咛和一本《雷锋日记》,走进了上海建桥学院的校门。 初任思政辅导员时,他常在深夜翻看学生档案,把每个学生的情况熟记于心。有个叫小李的学生让他印象深刻: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却总躲在角
2025-03-10
雷锋在建桥|沈潘玥:苔花如米小,亦绽牡丹香
世界远不止眼前的大山在云南昭通火德红镇的一间简陋教室里,22岁的沈潘玥正蹲在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勾画一艘“辽宁舰”的轮廓。78个孩子围在她身边,眼睛亮晶晶的:“沈老师,这艘船真的能飞吗?”她笑着点头,转身从背包里掏出一叠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的STEAM教材——这是她为山区孩子“定制”的海洋梦想课。41天的支教时光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2024年暑假,沈潘玥与其余17名志愿者跨越2000多公里,将“STEAM海洋课”带到云南山区。由于孩子们摸底考试成绩普遍偏低、学业基础薄弱,加上师生初识时的陌生感让课堂氛围略显冷清——许多孩子低着头不愿开口互动,沈潘玥回忆起备课初期曾焦虑如何才能让课程有趣易懂:“我们一群志愿者每晚围坐在教室一起商量一起磨课,慢慢解决了这个问题。”白天,她教孩子用废纸板制作潜水艇模型;傍晚,借着落日的余晖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有一次,两位女生约好逃课,既没提前请假,也没说明原因。下午她们回到教室后,团队老师唱“红脸”批评,沈潘玥则耐心唱“白脸”:“我蹲下来和她们平视,轻声问‘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后来,其中一个女孩主动找她谈心,离开前送了她一叠亲手画的画。今年寒假,女
2025-02-26
成才桥 | 从“建桥”到伦敦大学学院,彭俊翔以信念与努力铺就留学之路
在上海建桥学院四年的求学生涯中,彭俊翔一直是一个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学生,他以其不懈的努力与对知识的渴望,书写了一段精彩的、自我超越的人生篇章。如今,他已成功跨越重洋,踏入了世界顶尖学府——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殿堂。回顾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求学经历,他说,在建桥商学院的学习经历对他影响深远,特别是那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师的授课方式和经验分享,不仅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为他打开了留学梦想的大门。建桥启航:师资引领、自我超越与启航班助力彭俊翔回忆起在商学院上课的日子,总是充满感激。他说:“正是这些老师的丰富经历与专业知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术的魅力,也激发了我对留学的向往。”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他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从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对学术的执着与追求,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面对申请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挑战,彭俊翔深知自己的起点并不高。作为一个双非学生,他必须付出足球彩票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此,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一方面与授课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寻求提高成绩的方法;另一方面,他选择了重修低于80分的课程,并额外加课,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提高均分。在这个过程中,彭俊翔遇到了不
2024-12-01
立业桥 | 一年发表3篇C刊论文,宋纯花的经验是?
人物简介: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翻译,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专职教师。公开发表核心及普刊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两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021)、《英语应用文写作教程》(2021);发表专著两部:《美国犹太文学研究》(2023.8 线装书局)、《当代大学英语翻译与教学实践研究》(2024.8 现代出版社);合著一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研究》(2021);2021 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论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在 2023 年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学术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近日,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副教授宋纯花,在CSSCI期刊(简称“C刊”)《传媒》发表《比较视域下中美文学交互与传播研究》一文。值得一提的是,这距离她在2023年下半年连续发表的两篇C刊文章——《英美文学经典中的人文思想探析》与《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尚不足一年。CSSCI期刊,即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
2024-10-23
育人桥 | “Z世代”的女孩,满怀热情地创造着新的“大世界”
建桥,致力于为社会建育人之桥,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它横跨知识的海洋,连接着理想的彼岸。在这座“育人桥”上,我们聚焦那些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是思想的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航行;他们是行动的实干家,在现实的土壤中辛勤耕耘;他们是梦想的雕塑家,在时间的长河中铸就卓越。他们的足迹坚定而清晰,他们的故事生动而感人,他们的成就耀眼而鼓舞人心。让我们共同瞩目,为他们的成就喝彩,为他们的未来祝福。张晴上海大世界文化运营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24年度“黄浦最美巾帼奋斗者”建桥新闻传播学院15级毕业生星光熠熠“火出圈”的GQ创意大赏,复古和潮流并存的市民新夜校,人气满分的二次元音乐剧和见面会……偶有留心,不难发现这些在已逾百岁的土地上冒出的茁壮生长的新芽。大世界,这个被许多上海人称作“儿时迪士尼”的游乐空间生机勃勃地焕发了崭新的活力,成为了年轻人眼中的潮玩圣地。这些深受喜爱的热门项目的出现离不开运营团队对当代年轻人群的洞察和共情。在2024年度“黄浦最美巾帼奋斗者”的评选中,大世界项目经理、“95后”女孩张晴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中最年轻的一位。带着好奇和欣赏,我们访问了这位“Z世代”的项目经理,感受了她身上
2024-09-27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6
跳转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