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硕,中共党员,商学院办公室主任兼学院党委宣传委员。入职建桥以来历任思政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建中心指导老师等职。曾获“上海建桥学院优秀社区工作者” “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清晨的阳光洒进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的办公室,徐光硕正伏案整理着新学期的工作表。桌角的绿萝郁郁葱葱,桌上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父亲穿着旧衬衫站在乡村讲台上的模样。“父亲用40余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他笑着说道。今年36岁的徐光硕,刚刚荣获“雷锋金奖”,他说更愿称自己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
从乡村讲台到大学校园:父亲的接力棒交给了我
“记得小时候,父亲背的提包里总是装满学生交的作业本,他说‘每个字都是孩子们的未来’。”徐光硕的眼里闪着亮光。2016年,当乡村教师父亲退休那年,他带着父亲的叮咛和一本《雷锋日记》,走进了上海建桥学院的校门。
初任思政辅导员时,他常在深夜翻看学生档案,把每个学生的情况熟记于心。有个叫小李的学生让他印象深刻: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却总躲在角落抄笔记。“我找到他时,他说‘我不想浪费国家资助的钱’。”徐光硕至今记得那个画面——昏黄的路灯下,小伙子攥着皱巴巴的纸巾擦眼泪。“后来我帮他申请助学贷款,推荐他加入志愿者团队。现在他成了公益组织的骨干。”
父亲的教诲化作他笔记本扉页的箴言:“教育是灵魂的唤醒。”而雷锋精神,则为他注入了行动的底气。“雷锋做的是小事,但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他在接受采访中反复强调。
办公室里的“万能钥匙”:在琐碎中雕琢温度
徐光硕办公桌旁的玻璃上,贴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每位教师办公室的位置、会议室的预约提醒……“这是我和团队设计的‘教师服务指南’。”徐光硕笑着展示,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便利贴,“我常对自己说,办公室主任要当好‘中枢神经’和‘情感纽带’。”
去年,商学院引进大量新教师,面对办公室工位紧张,徐光硕老师楼上楼下、东奔西走、左右问询,终于为老师们开辟出一间新的办公室,及时解决老师们的办公问题。他说:“作为学院的‘大管家’要把每一位教师的需求、诉求记在心里,无论新教师老教师都要像家人一样给予关心、关怀”。
面对“时间不够用”的难题,他有自己的秘诀:“把‘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切成碎片化时间处理。”书架上摆着三个不同颜色的日程本,红色标行政事务,蓝色记会议安排,绿色则是留给“突发温情时刻”——比如某个学生突然生病需要送医,或是哪位老师需要临时请假等。
课堂上的“红色叙事”:把党史讲成“成长通关文牒”
在思政课上,徐光硕有个“独门绝活”:把党的百年历程编成“闯关游戏”。“同学们,假设你们是1921年的青年,要完成‘救国大业’副本,会怎么组队?”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去年党课上,他讲到长征时,特意放了一段红军战士吃皮带充饥的影像。“有同学问我‘现在条件好了还学什么吃苦’,我说 ‘吃苦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理解今天的幸福从何而来’。”课后,一个学生在留言本上写道:“原来信仰真的能让人忘记饥饿。”
这种“沉浸式教学”背后是大量案头工作。他的电脑里存着300多个短视频素材,从嘉兴南湖的航拍全景到脱贫攻坚纪录片,每个片段都标注着适用的教学场景。“要让00后记住历史,得用他们的语言和节奏。”
学院党委的宣传能手:捍卫意识形态宣传阵地
在去年商学院党委换届中,徐光硕老师继续当选学院党委的宣传委员。他说,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要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化作对工作的澎湃热情。他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尤为重要。
徐光硕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深入。他亲自撰写宣传稿件,审核每一篇推送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他的努力下,商学院党委的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生们的思想更加统一,凝聚力不断增强。
给青年教师的“倔强公式”: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对于那些渴望成长和发展的青年教师,当他们问我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秘诀时,我说优秀谈不上,我觉得是‘倔强’吧,就四个字——‘死磕到底’。”徐光硕说,作为青年教师,应该要有对工作的“倔强”,要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刻苦钻研,绝不“躺平”,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我只想当好一个‘服务者’。”徐光硕把办公室电话设为“24小时待机”,手机屏保是学生毕业典礼的照片。“看到他们从迷茫到坚定,就像看到年轻时的自己。”
在采访尾声,他捧出珍藏的雷锋徽章:“这些不是奖品,是提醒我——教育者的勋章,永远别在学生的心上。”窗外,早春的梅花已完成花期随风飘落,落在树下刚刚发芽的青草上。
“但求无愧,无问西东。”这是徐光硕在采访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也刻在每个被他点亮的青春足迹里。当被问及自己如何理解当代的“雷锋精神”时,他指着窗外工地上忙碌的建筑工人:“你看他们砌墙,一块砖挨着一块砖,层层叠叠,这不就是我们教育者的工作吗?把每一块‘砖’垒结实了,大厦自然就有了根基。”
文稿:吉娜
图片:商学院
审核:奚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