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学校全称:上海建桥学院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代码:12799
欢迎
在读学生
教职员工
建桥校友
意向考生
求职应聘
社会公众
图书馆
工作台
EN
足球彩票
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
学校章程
决策机构
领导班子
学校校长
学校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办学沿革
学校大事记
统计公报
所获荣誉
机构设置
教学单位
职能和业务部门
党群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教育
专业硕士联合培养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学术科研
研究机构
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产教融合
国际、港澳台交流
招生就业
全日制本专科招生
非全日制及非学历教育招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业服务
公开事项
信息公开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人物
建桥要闻
院部动态
人物
专题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记创校校长黄清云教授
人物简历黄清云,创校校长,学校终身名誉校长。1939年1月生,上海市人,本科学历,教授,第十、十一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1961年至1992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1992年至2000年,上海电视大学校长。2000年至2010年,上海建桥学院校长兼党委书记。1998年12月受聘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博士。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职业教育杰出院(校)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曾被聘任为教育部远程开放教育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等。在国内外相关专业会议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建桥校园,经常能遇见鹤发童颜的创校校长黄清云教授,他虽已愈八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思维敏捷,从他那挺拔的身形上,还能看出当年上海市高校系统大学生击剑冠军的英姿。回想创校十年的诸多往事,就像昨日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一黄清云出身于
2020-04-14
人心齐,泰山移 ——记原副校长陈生根副教授
人物简历陈生根,男,1940年11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副教授,上海建桥学院原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65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校党委办公室秘书兼物理系63级一班辅导员、上海市教育卫生部组织处秘书、市招办信息组组长。1974年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曾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马列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1987年调上海电视大学任经济管理系主任、校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1994年初起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校工会主席、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1989年评为副教授。作为副主编编写出版《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一书,发表了《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成因及政策教训》《积极主动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等经济学论文20余篇。先后评为“上海市成人教育优秀工作者”、“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党员”、“上海市教育工会系统支持工会工作优秀领导”、“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感谢改革开放大环境好,诞生了民办高校这样的新事物,让我有机会到建桥这个大平台来奉献余热”,原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陈生根副教授谈及建桥,充满了感激与钦佩之情,“以周星董为代表的温州企业家其胆识、抱负令人敬佩,在高校林立的大上
2020-04-14
“大神”飚哥 ——记外国语学院首任院长左飚教授
左飚,男,1942年2月生,江苏常熟人,教授。曾先后在南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建桥学院担任外语系主任(院长)职务,曾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应邀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同声传译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长期从事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及MBA/EMBA教学,历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涉及语言学、文学、管理学、翻译及高等教育等领域。出版专著、教材、辞书共15部;曾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 项。曾在澳洲昆士兰国会大厦举办的“海外华人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交流论坛”及其它国际论坛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旨报告,曾为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期中国市长班授课,近几年应邀在国内外一百多所高校以及大型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高峰学术论坛讲学,并为美、英、澳等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访华学者、企业高管和高校师生等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讲好中国故事。获得上海市级和国家级奖励及荣誉称号主要有:上海市高校教书育人一等奖、香港招商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上海市高教精英提名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
2020-04-14
如雁人生——追记珠宝学院原院长李牧
人物简介:李牧,男,1956年3月生,原建桥珠宝学院院长。河北景县人,中共党员。2019年12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瑞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63岁。曾在上海市长宁区副食品公司新华菜场工作并担任团委书记、在长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担任长宁区委宣传部部长助理、长宁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外经贸委政策条约法律处副处长、条约法律处处长、贸易发展处处长、贸易管理处处长,其间借调北京“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工作1年;担任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兼综合协调处处长、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15 年起参与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筹建,2016 年9 月任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院长,为学院引进国际资源、珠宝大楼设计和建设、推进专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沉寂的手机生病入院半年多来,李牧极少像这样,一连几天不回手机工作群的消息。中断的音讯,传递着某种不同寻常的信号。习惯了院长李牧半夜两三点钟秒回工作消息的珠宝学院老师,在面对手机那端的沉寂时,隐隐感到不安。担忧李牧的身体近况,又怕打扰他术后休息,于是2019年11月16日,总支书记万庆华发出了那条汇集着很多老师关心的消息。但,还是没有回复。把病
2020-04-11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 ——记董事长原助理、原副校长忻福良教授
人物简介忻福良,男,1939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教授,中共党员。1960年—1986年,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教师、专业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常务校长。1986年—1995年,上海市高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1995年—2000年,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8年—1989年,由教育部派遣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1995年,受聘担任首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2000年退休后,历任杉达学院、建桥学院、中侨学院副校长。曾兼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工商联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专著有《高等专科教育学》《髙校教学概论》,主编《各国高等教育立法》《地方教育立法研究》《上海高等学校沿革》《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家》等。纵观忻福良的职业轨迹,他走的是一条教而优则研、研而优则教的路子,从办学实践到教育理论研究再回到办学实践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做得有声有色。忻福良个性平易和善,他坦言,“我不喜欢对别人居高临下、指手划脚、自以为是,也不喜欢别人对我这样。我喜欢
2020-04-03
从最后一名到全市第三 ——记数学教研室原主任李生文教授
李生文,男,1941年6月生,山东昌邑人,中共党员,教授。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留校后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及模糊数学及其应用。曾担任党支部书记、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等职,获上海市教学优秀奖。发表过十余篇论文,主编或参编多部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材或辅导书,主编“考研数学零距离突破”等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书籍等。2001年退休。2001年2月—2011 年7 月在上海建桥学院任教,担任数学教研室主任。 正如数学先辈所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也是科学的仆人”。高等数学是工科类和经管类等本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大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大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修养和训练,也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数学工具。高等数学学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深造和将来的工作。这么重要的一门课,也令不少入学基础较弱的建桥学子望而生畏。但是,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带领同事们教出一届本科生,曾在全市统测中,创造了全市第三的好成绩!他就是李生文教授。一李生文1964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同年分配在同济大学结
2020-03-31
为教师建立业之桥 ——记人事处原处长沈龙娣
沈龙娣,女,1946年10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1965年8月—1985年4月,上海纺织专科学校,任团委书记、党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任团委书记期间,纺专团委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团组织”,个人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局优秀团干部暨新长征突击手”;1985年5月—1991年2月,上海环境工程学校,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被评为“局优秀政工干部”;1991年3月—2001年5月,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任局机关党委书记、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主持工作)、局工会主席等职,荣获“上海市建设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建设建材系统“优秀工会干部”、上海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当选为上海市总工会十届委员;2001年6月—2008年1月,上海建桥学院,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人事处长、党委委员、组织部长等职。沈龙娣老师曾在两所学校工作了26年,后因组织需要调到机关任职,2001年即将退休之际,应黄清云校长邀请,有机会再到学校工作,她很愉快地来了。2001年6月正式到建桥学院上班,朝气蓬勃的创业氛围给她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周星增董事长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超
2020-03-31
建桥延长了我20年教育生涯 ——记原信息技术系主任汪燮华教授
汪燮华,男,1935年8月生,浙江镇海人,本科学历,教授。中共党员。上海建桥学院第一、二届董事会董事,第三、四届名誉董事,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燮华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57年至2000年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微波教研室副主任、计算机系副主任、理工学院副院长;是教育部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第一、二、三、四届常务理事,副理事长。2000年5月,汪燮华受聘上海建桥学院,负责筹建创办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后历任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专业主任、计算机系系主任、校督导办主任,信息技术学院顾问;他还是董事长顾问、学校第一届党委委员。汪燮华长年从事物理学、微波通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等专业教学和研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6项,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5项;编著教材30多册,发表《汉字笔形识别》《校园网及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等论文10多篇;荣获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民办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等称号。汪燮华教授谦逊低调,待人亲切,经常还未开口,脸上就笑眯眯地乐开了花。提起在建桥工作的日日夜夜
2020-03-31
无“为”而治 ——记艺术设计系原系主任王曾纬教授
王曾纬,男,1936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56-1962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创办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并任同济大学工业设计系(后改为艺术设计系)系主任。曾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上海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理事长。曾主持20余项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工程,主持设计上海1号地铁线的标志显示系统,开创了上海地铁标志显示系统的先河。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具及室内活动空间和人体工程学研究》和上海市《工业设计与经济效益》、《推进上海工业设计内外环境研究》等课题研究,后两者分别获1993年和1995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发表论文和书籍序言20多篇,参加《辞海》、《土木工程辞典》、《设计辞典》的编撰工作,并任相关学科主编。1995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0年6月参与筹建上海建桥学院,至2007年期间,任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兼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主任。2006年获“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奖。“学者风骨”、“知人善任”、“远见卓识”……这是老部下们对王曾纬教授的诸多概括性评价,对此,王教授本人则淡然一笑
2020-03-31
应对变化,学习是永恒的 ——记原常务副校长张家钰教授
张家钰,男,1947年5月生,上海市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1981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硕士研究生)。1968年至1972年,先后在部队、农村锻炼。1972至1978年,河南省信阳地区农业学校教师,机修厂技术员。1981年至2006年,东华大学教师、机械制造教研室副主任、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校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2006年起,历任上海建桥学院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副校长兼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常务副校长、董事。社会兼职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等。2006年前后,上海10所新建本科院校陆续进入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阶段。各新升本高校都在四处物色、引进这方面的专家。张家钰,原东华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又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有着近30年本科教学和领导经验,快到退休年龄的他自然成了多所高校紧追的“老法师”。2007年,张家钰应黄清云校长邀请,担任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前期他已在建桥工作一段时间了。有次遇到某公办高校校长,对方还念念不忘想“挖”他,“别在建桥干
2020-03-31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
/
6
跳转到
热点新闻